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着全球的工业版图。它们不仅代表了技术的革新,更是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缺口问题日益凸显,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情况
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发布以来,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经历了显著的成长与转型。随着规划实施接近尾声,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表现在两个关键方面:首先,我国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后续智能化制造系统的深化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不仅反映了制造业对提升生产效率的迫切需求,也预示着我国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
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为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石。
从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看,中国智能制造业稳步提升:
1、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据工信部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9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9.3%和49.5%。
2、“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
截至2019年9月,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5.3%、25.3%、8.1%。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
3、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实质步伐
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
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到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将超过4.5万亿元。
从上述数据来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正在持续壮大。然而,在探讨智能制造产业的前沿进展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其背后的灵魂——AI。智能制造,作为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而这一切变革的背后,AI技术无疑是那双隐形的推手。它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的可能,还通过数据分析与预测维护等手段,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那么,人工智能是如何影响智能制造的呢?
AI影响智能制造,人才成关键
AI在智能制造中的影响是深远且多维度的,它不仅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AI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也体现在智能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定制上。利用大数据分析,AI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按需生产,减少库存积压,同时也能够支持高度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这一趋势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尤为明显,企业通过AI技术实现了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最新的报告还指出,AI技术与物联网、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结合,正推动着智能工厂的建设。
智能制造行业蓬勃发展,却遭遇人才短缺困境,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分析,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将需要900万人才,而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450万人。
精通AI与数据科学,熟悉制造业脉络,擅长创新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将在未来大受欢迎。他们在决策支持与供应链优化中扮演关键角色,助力企业精准规划,降低成本,实现定制化生产。
为了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AI技术,以满足智能制造对未来劳动力的需求。
八维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面对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八维教育积极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满足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八维教育设有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十五大专业。在八维教育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与实战训练中,学子们将汲取专业知识,磨砺必备技能,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厚积薄发,成为各领域中的精英,为自己的未来铺设一条稳固的成功之路。
八维教育,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而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八维教育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缓解行业用人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智能制造领域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