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据数据显示,这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国家重大工程,通车后一个小时的车流量超过7000车次,再次将“基建狂魔”的实力推向世界之巅。
而这一超级工程的背后,更为人称道的是它蕴藏着的超级“智慧”,即无人能敌的“高科技”令世人赞叹。
深中通道 科技高效
深中通道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就是因为它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基建范畴,采用了诸多新技术、高科技,在超级工程、智慧交通领域创历史之最,对未来城市发展和区域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北斗卫星定位
隧道内实现了北斗卫星定位信号的全面覆盖,不仅可以实时导航,还能随时保持通信联络,即便是在40米深的海底隧道,也能“5G”冲浪上网。
智能巡检机器人
隧道内一共有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南、北行车洞平均每1.2公里就布有一台。这些机器人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接受控制中心远程指令赶赴现场,还可以通过自带扬声器疏导交通。
智慧交通管控系统
为了保证隧道行车的安全,深中通道研发了智慧交通管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隧道内的各种传感器,能够主动、快速发现事故。
如果发生火灾,可以在控制室远程一键开启隧道顶部的高压水雾、泡沫灭火系统,为人员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
深中通道的正式通车,是我国智慧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在万物互联时代下应用的典范。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中,物联网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连接车辆、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实时通信和数据交互,优化交通管理,提高出行效率。同时,还助力城市环境监测、公共安全、能源管理等领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深中通道的通车,预示着我国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策扶持 前景广阔
IDC于近日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预测,2023-2027》。
其中指出,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8754.4亿元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入达到4953.3亿元人民币;软件投入为2207.2亿元人民币;ICT服务投入为1594.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市场投资规模有所提升。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1858.7亿元人民币,2023–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智慧城市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智慧交通的建设和进步。当下,新一代的智慧出行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ICT赋能技术,再想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效能,必须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包含云、网、智、端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城轨、铁路、水运、民航、港口等多种业态提供体系化产品和服务。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也孕育着无限的机遇。中国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将需要成千数万的新生数字人才,如大数据分析师、云计算工程师、人工智能专家、物联网开发工程师等等,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推动智慧交通不断前行的重要力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中国的智慧交通建设还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等待着有志之士共同开创和探索。
八维助力 梦想成功
受数字经济及ICT产业迅猛发展的影响,中国IC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快速增加。根据调研,5年内,就业群体约44%的技能要求会发生改变,这将导致新兴技术人才缺口快速扩大。超过50%的ICT相关岗位需求缺口为3~5年工作经验的基层技术人才,55%的受访企业表示自身数字化技能储备不足。
经测算预计,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2000万,较2020年扩大近一倍,形势严峻;而ICT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增速未见显著提升,ICT技能重塑迫在眉睫。
八维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28年,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教学经验。多年来,凭借着对行业的敏锐洞察,紧跟科技前沿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在专业设置上推陈出新,陆续开设了云计算、物联网、游戏、人工智能、国际新媒体、传媒等十五大前沿专业。
庞大的实训项目库,囊括了众多紧跟市场趋势、对接岗位能力模型的项目,内容涉及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机车等等,为学子们提供了触摸前沿技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搭建更好的基础,更高的起点。
目前,众多传统领域皆在寻求转型,从建筑到制造,从金融到政务,从教育到医疗,无一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能几乎成为了各行各业所必需的核心技能。
数字技能人才不仅薪资水平高,好就业,而且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广阔的前景。因此,学子们需要转换思维,积极拥抱热门技术和赛道,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数字技能,以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