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要进入今年的秋季招聘,目前部分大厂已经开始提前“抢人”。尤其是AI技术相关岗位,更是“抢”得凶狠。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AI领域发展,因此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数字化转型工作建设,广纳人才。那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成为大厂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2025年秋季招聘中,某集团秋招技术岗位占比超90%,AI相关岗位占比近5成。此外,阿里巴巴于昨日正式启动秋季2026届校园招聘,计划发出7000多个offer。同日,包含阿里巴巴控股集团、淘天、阿里云、阿里国际、通义实验室、智能信息、钉钉、高德等在内的阿里巴巴旗下15个业务集团和公司同时开启秋招。据悉,本届秋招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AI相关岗位比例,占比超6成。相较春招,阿里秋招在AI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大招聘力度,部分AI业务部门占比较高。入职后,员工将有机会深度参与多个与AI相关的项目,进一步学习成长。这意味着,AI技术对于众多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着,也预示着未来就业市场暗藏巨大潜力。不仅企业将部分工作重心转向AI技术上,越来越多求职者也看中了AI技术相关岗位的广阔前景。据猎聘《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深度学习岗位高薪段占比达39.54%,机器学习占比36.16%,算法工程师占比31.94%。供需两旺已然是当前招聘市场现状,AI技术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与个人职业发展要共同面对的关键点。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AI技术已成为其核心驱动力。这一趋势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政府正通过战略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推动AI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在此背景下,企业对AI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不仅是企业适应技术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层面以人才支撑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体现。因此,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2025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计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强调要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积极开展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另外,政府还将加大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算力、数据、模型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各产业链的发展日渐增强,国家和企业对AI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扎实的技术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数理逻辑、开放思维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和专业能力。这种高标准的选拔机制也促使更多人主动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
AI相关岗位的招聘热度映射出不同领域企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由此引发的人才“争夺战”正向白热化发展。学习AI技术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先人一步进入名企大厂。
八维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29年,始终致力于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和敏锐的市场洞察,为紧密衔接行业发展趋势、对接产业需求,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十五大专业方向。庞大的实训项目库涵盖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及AIGC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多元化实训项目体系。课程体系每年动态迭代,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产业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同时,已与众多名企、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拓展优质就业通道。
依托八维职业学校“真项目、真环境、真需求”的“三真”教学模式,众多文科背景、研究生及科班出身的学习者通过系统化训练实现职业跃迁或晋升。十余年来,累计帮助大量学子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准职业定位,成功实现从技能提升到职业发展的跨越式成长。
AI技术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当它的触角抵达各行各业时,我们愈发清醒地意识到学习和掌握AI技术是当下每个青年人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为了个人前程,也是为了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