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带来的政策红利,对职业教育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新的形势,就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化的现代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灵活的现代教育体系,修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应该逐步改变思想,逐步接受、认可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学生。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发展了近40年。近几年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配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搞好职业教育,深刻领悟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对于职业教育者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型人才正在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许多对技工操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纷纷选择投入职业院校学习,职业院校培训更加注重校企结合。尽管如此,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高级技术人才稀缺等问题,急需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型技能人才发展环境。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很强调身份,这让现在这个社会也有一种讲学历而忽视能力的错误风气。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等鄙薄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的观念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地方认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是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就业准入的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业教育对学生、家长和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在不少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位置还不突出,职业学校的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被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师资建设、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得不到服务,工作力度不大。
不同于本科院校培养的高学历人才,职业教育的学历相对较低。而这种学历歧视一度让很多学生家长宁愿花高额的费用去读个三本院校、民办院校,也不愿意屈尊去读职业院校学项技能。这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我们职业教育自身的缺陷。因为职业教育是个烧钱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需要自主操作,比普通高等教育需要的经费更多。但国家投入的资金却比本科少,办学资金中,90%来自政府和学生学费,诸多因素让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越来越不平坦。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有专家表示,“一直有一种声音,说企业自动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会挤占技能型人才的生存空间。其实不然,这些自动化的设备,更加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管理”。“在市场上,企业招人更看重人才直接参与生产的‘变现’能力,这部分高技能人才还比较紧缺。”
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有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技能人才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供需矛盾突出。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投资咨询研究报告》,根据50个省市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大中城市人才供求比在2:1左右;即提供求职总人数约为提供岗位数量的2倍。而根据智联招聘统计,2014-2015年全国人才供需指数维持在30以上,即平均一个职位收到简历数量均在30份以上。
2012年以来,国内50个大中城市每年求职人数在600-950万;新增就业人员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意愿强烈。2015年85%职业院校毕业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就业市场结构性竞争加剧趋势十分显著。
职业教育培训市场根据服务对象划分为面向个人的2C市场与面向企业机构的2B市场。2C市场的职业教育培训涵盖中职、高职等学历教育,以及针对财会/IT/公务员等考试培训、汽修/烹饪/美容美发/电脑/数控等职业技能培训、职场素养/兴趣爱好等素质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2B市场的职业培训则满足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中高层领导力等管理培训、拓展及体验咨询式培训等需求。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且企业结构性人才短缺的问题始终突出;职业教育培训无论在2C市场还是2B市场都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权威部门对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职业教育大而不强。从职业教育行业现状分析来看,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管成绩很大,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相比,应该说还有很大的距离。
职业院校权威人士表示,“专业设置必须对接产业发展,让学生出校门就能直接适应企业,缩短工学之间的磨合期”,院校牵手企业,招生如同招工。虽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技能人才招人难,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仍是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困扰。技能型人才培养绝非一朝一夕,首先要积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筑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
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的意见》,完善技术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服务措施,并着力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人社部也将继续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筑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不断增强技工院校实力,制定并落实支持职业院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基本办学制度,深入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具体而言,要深化职业资格评价改革,全面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大企业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自主评价改革的力度;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企业职工自主评价、社会人员第三方评价、院校学生校企合作评价和竞赛选拔评价等多元评价改革。
目前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型,需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对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类型。实现人才身份文化向契约文化转型,让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有战略性选择,对于我国的社会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也必须提上日程,才能真正让教育服务于经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的发展。人生有许多条路通向成功,不单单是考大学这一条路;选择一门技术,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选择技能培训,也就意味着毕业即就业,“吃香”程度持续走高。
因此,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保证培养质量,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推动高职毕业生落户、就业、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为更多有志青年凭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